《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百年孤独》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段晦涩的开头,便如同一粒火星,点燃了整本书。
这是一个孤独的年代,这是一个孤独的城镇,这是一个孤独的家族。兜兜转转过去了百年,从贫穷,然后发迹,最后衰落,一切便如此循环往复着。
年轻时候热血的布恩地亚因痛恨殖民的香蕉公司,带领土著居民奋起反抗,战斗大小32场。最终却向F妥协,回到家乡的小作坊,整日的铸造小金鱼,做满2条便融化了重做。这也许意味着马贡多乃至拉美一直以来的可笑而又可怖的循环。
还记得布恩地亚兄弟的后代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么。继承了各自父亲的名字却又拥有对方父亲的性格,以至于乌苏拉老祖母一度怀疑童年时他们便交换了名字。最终他们又弄错了墓穴,一生的错误似乎这样才是结束。而命运的循环却远未停止。
从第一个吉普赛人进驻马贡多,循环便缓缓开始了。当那些还为自己“永生不死”而自豪的马贡多居民们,在外来科技、商业、军事、政治的冲击下,不可避免的沦陷了。他们纸醉金迷于殖民者带来的.盛世浮华,不可救药。然而过眼云烟终会散去,繁华如锦的小镇,连同枝繁叶茂的布恩地亚家族,消失在飓风中,被吹往虚无。这个蜃景似的城镇,将被飓风从地面一扫而光,将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抹掉。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循环到此似乎便是终点,又也许将成为新的起点。
小小的马贡多,便也是拉美近代历史的折射。
愿这个百年孤独的家族不再出现,这是作者马尔克斯的愿望,他更想要的,应当是那个落后愚昧的拉丁美洲永不出现。内战连连,外敌入侵,灾难与疾病的折磨,书中马贡多居民须承受的,也正是拉美人民所承受过的。而布恩地亚家族的迷信甚至xx,不也是落后与愚昧的产物么。从欧洲人登上拉美大陆,可怖的循环也便开始了。欧洲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科技,带来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堆砌出一时多少繁华。然而这一切终将被拉美人民毁灭,最终,循环再次来到终点。拉美将走向哪里,马尔克斯不知道,我们也是。
只愿那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2当我合上《百年孤独》的最后一页,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凄凉。“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当梅尔基亚德斯精准的预言变成现实,布恩迪亚家族也就此画上了句号。从兴盛到化为尘土,不过也就短短百年。几代人的努力挣扎,也摆脱不了落没的命运。
读整部作品的感觉对我而言,就象每晚听一个白胡须长者坐在神灯前,娓娓讲述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昏黄的灯光,让人的`心有种别样的安静。不管从美人儿蕾梅黛丝如天使般的升天,屋内已逝鬼魂的游荡还是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的战争,阿玛兰妲感情生活的波折,魔幻和现实始终交错在一起,不至于跌宕起伏,但却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般,没有一丝突兀和荒诞,却让人清醒。
其实,布恩迪亚家族所走过的历程,恰恰是和孤独斗争的过程。他们中有的怀抱着热切的理想,勇于尝试新鲜的事物;有的勤奋刻苦,孜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有的热情奔放,在感情上忠于自己的内心……不管是对学术的钻研,为理想的奋斗,还是纵情享乐,他们始终对生活富有着激情,但现实却没有让他们如愿,马孔多的保守、落后、灾难,一再地打击他们,使他们不得不在一次又一次梦想破灭之后,最终变得失望、苦闷,饱尝孤独的滋味。就象书中多次提及的死亡预言一样,命运之神早已将结局写在羊皮卷书上,谁也无法改变。
这又使我想起一篇文章,文章中写道,当婴儿从母亲温暖的子宫脱落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人生来是孤独的,是独立的个体,他会有自己的轨迹。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害怕孤独,所以人们总是迫切地想要融入到社会当中,我们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学习遵守社会准则,归根到底就是想被别人所认同,这样自己的心就不再孤独。其实真正到人之将死的那一刻,很多人都会感慨,自己怎么样来还是怎么样去,一如既往地孤独。再辉煌的过往也会象马孔多的飓风一样,把一切都吹散,什么也没有留下。
也许,每个人出生的时候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部羊皮书,许多事不必强求,该来则来,该舍即舍,虽然听起来有一点无为,但又何尝不是洞彻以后的理性呢。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3这个假期我读了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魔幻现实主义著作《百年孤独》,之所以会读,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只是因为看《变形记》的前言写道加西亚看过变形记突发灵感而创作出了被誉为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宏图剧作而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奇特的书,如果不看人物介绍便不会知道它讲了什么,因为一个庞大的家族竟只有两个名字,阿卡迪奥,奥雷连诺。而且剧情混乱,曲折离奇,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真的是“满纸荒唐言”只是没有“一把辛酸泪”罢了。
全文讲述了布恩蒂亚一家七代的故事,运用倒叙的说法,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例如小说一开头,作家就这样写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连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句子里从第三代道出了第一代的事,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并且结局又用第六代的'手揭示出吉卜赛人梅尔加德斯的手稿竟然是布恩地亚加的历史。整本书的内容错综混乱,总让人有种读错页的感觉,但是混乱之间又隐隐透露着一股哀伤的感觉,比如二代的阿玛兰塔和意大利人皮埃特罗,克列斯比之间。皮埃特罗受不了两次打击而自杀,阿玛兰塔为了惩罚自己烧伤了手一生未嫁,终日封着丧服,缝了又拆,拆了又逢。。。最终在孤独中死去。
其实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第一代霍·阿·布恩蒂亚。他因为受不了被自己杀死的好友的灵魂紧紧地盯着而带领一些人出去寻找安身之处,最终来到马孔多,他是如此有能力的人,他带领马孔多人们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以至于这里还没有死过人;他又是如此富有创造力的人,看到磁铁便想到采矿,只用观象仪和六分仪边研究出“地球是圆的,像橙子”。他不满足与现在的生活想要出去闯荡,却以失败告终,他渴望科学沉醉于科学,却不被认同,他的精神世界与马孔多狭隘、落后、保守的现实格格不入,所以他陷入孤独之中不能自拔,以至于精神失常,最后在一颗大树下孤独的死去。他那敢于突破的精神让我为他赞叹,却无奈无法被认同。正如当所有人都沉醉时假如有一个人清醒那不正常的人一定是清醒的人,很显然霍·阿·布恩蒂亚就是那个清醒的人,所以他注定一生孤独下去。
最成功的应该是第二代的奥雷链诺上校了,她在娘胎便会哭,他会预见事物,他与父亲 ……此处隐藏7707个字……,但是这样的无足轻重的不同无法改变什么。那个孩子仍然无法逃离这个轮回。
马孔多的社会演变也可以算是小说的一条线。马孔多从一开始的原始的落后的小村庄,到许多人搬来后演变成小城镇,后来又因为政府和基督教的干涉逐渐失去朴素成为一个繁华热闹的城市,它经历了独裁、战争、罢工等各种各样的考验。最终马孔多回归于落魄和荒芜,一如开始时那样。并且在它与外世界的接触中,还夹杂着不同辈分的人物的大同小异的爱情,这些令人感到有些荒谬的感情故事折射出马孔多这个城市所见证的“无奈”,或许这也成为马孔多“心甘情愿”地回归落魄的原因之一。
羊皮纸的秘密是我在看了百度上的解析之后才明白的,它可以向我解释为什么一开始它是空白的到最后却密密麻麻。羊皮纸上的内容算得上是一个家族七代人悲剧的开始,它也“不负众望”地终结了这个家族,但它也标志着一切从头开始,然后不断重复。或许我们可以想象在某一天某一个原本荒芜的地方也突然出现了一个家族,那个家族里有一张空白的羊皮卷,但是一直以来从未有家族中的.人能将它解读出来,当家族最后的成员在机缘巧合下发现了羊皮卷的秘密时,这个家族连带着一起存在的痕迹都消失了。
书的最后说这个感受到百年孤独的家族会从此消失,或许是这样吧。作者显然低估了孤独,它不会消失,它只会蛰伏着等待下一个目标,然后再创造一个这样的家族,再创造一个像马孔多这样的城市。书中的马孔多只是一个孤独的、复杂的城市的代号,这是一座未亡城,伴随着不为人知的轮回一起,将一次次地折磨人的心。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3《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创立了一个自我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而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困。
这本书以马孔多这样一个以往安静而又单纯的小村落为端点,讲述了生活于其中的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历史。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村落组建人之一阿尔卡蒂亚的儿子。父亲老布恩迪亚曾是一位极富进取心,勇于开拓的有志青年,直到吉卜赛人踏入了这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并带来了外面的世界不可思议的发明。他与吉卜赛人梅尔基亚德斯成为密友,将一腔热忱在磁石、天文、炼金几件事世界奇观上消耗殆尽,这或许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孤独的先兆。此后相同的命运又一次次地在布恩迪亚家族人身上不断重演,他们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命运轮回之中,直到一个世纪后家族最终一个孩子死去,奥雷里亚诺·巴比伦翻译出了梅尔基亚德斯在一百多年前所写的关于家族历史的预言。
看似只是一个设计精密、情节波澜的悬疑神秘故事,实际映射了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
例如在阿玛兰妲·布恩迪亚的命运之中,毫无理由的恐惧已占据了她全部的内心,全部的生命。她对亲人的怨恨使她丧失了“爱”,缺乏了爱使她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是亲人,也不相信世界上所有的爱,从而使她永远活在在怨恨中,为自我造了一个牢不可破的牢笼。一个无力去爱的人,又怎样可能被爱?
在这个家庭中,岁月的'痕迹已经磨平了所有的回忆,将他们变成废料,垃圾和污物,让这个无数辛劳换来的家庭破碎,堕落。且造且毁,且毁且造,固执于自我,孤独的宿命不断重演。
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的几十次战争,不是为了梦想,而只可是是为了他那纯粹的、罪恶的自大。他视高傲为力量,所有的成功或是失败都会让他迷失,他经逼近过权利的极致,为此他放弃了许多东西,而最终,他也像放弃那些一样,坚定的放弃了权利和荣耀,终其一生周而复始的在祖父的炼金房里铸造小金鱼。而最终才发现,战争已经将生命中最完美的部分永远的夺走了,在临终时,那些无法删除的百年记忆俨然成为了无法避免的折磨,就如同他将会无法避免的死去一样。
还记得马尔克斯上校“悲伤地敲击发报键”说“马孔多在下雨”,他俨然已经认识到了战争摧毁了太多,而换来的只是奥雷里亚诺的冷言冷语“别反混了,八月下雨很正常。”本性忧郁,生来孤独的上校对下雨毫无感触,绝对理性地劝说革命同僚别犯浑。权利、战争已经改变了他,没有“爱”,没有“回忆”。
人心如铁是否真的足以经受这样多的痛苦和折磨?对于命运,我们是否要逆来顺受?怨恨和迷失究竟摧毁了多少的生命?不,我们要有一颗平和慈悲的心,无畏的勇气始终坚定方向。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4《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当代著名作家、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部长篇小说。
全书描写了布恩地亚家族从迁居马贡多建址落户,到最后彻底土崩瓦解分崩离析。从最初的繁华一步步走向毁灭。
环境描写,有恢宏的战斗场面,有繁华的`小镇景象,有家族内生活情景,镜头在各个场景中转换。
整个家族成员都是孤独的,病态的。他们有的吃潮湿的土,发霉的墙灰,以此感受遥不可知的讯息;有的反复做着同一件事情,比如洗澡,比如做工艺小金鱼,比如做裹尸布……整本书中处处弥漫着孤独,一个个人物在孤独中死去,或在与孤独的斗争中死去,家族族长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由于发疯在栗树下死去,乌苏拉,奥雷良诺上校,乌梅苔丝接连死去。家族的戏剧性命运在几代人身上反复上演。
孤独,导致隔膜和丧失理智,带来愚昧,所以整个家族,整个镇子最终从地球消失。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15一
究竟是世界推动着小我前进,还是小我的孤独执着改变着这个世界?
抑或二者兼有。
二
世代相传的是事业吗,是短暂炫目的荣光吗,是光怪陆离的一切吗。
还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品性,传承在言行间的家德?
致一
小我身处于世间,无可避免受其影响,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利弊,世俗观念的没入人心,这些都会改变着小我的前进方向。
小我孤独执着、心无旁骛地坚定信念,一条道路走到底。不论他人定义的是非黑白。总有一人会改变世界。
正如伊始洪流从山顶而下,顺势奔流入海。偶或有几股清流从中分流而下,有些在半途中干涸;有些成功赶在雨季时流向凹地,积水成潭;有些咬牙切齿拼尽全力最终还是与洪流流向同一片汪洋。
二者兼有。
致二
为什么中国一夜之间兴起的富人不能被国外富豪瞧得起,不被各大奢侈品店所尊敬?
大抵因为一夜兴起之故。
“罗马非一日之罗马”倘若罗马一日建成,其定不是今日之罗马。
成长及此,我相信的一个道理是:没有经过泪与汗洗礼的荣誉和财富并不真正属于我。利用侥幸带来的`金钱和功绩只会是幻光。
没有经过泪与汗洗礼就轻易获得的金钱,不会有先人含泪总结的信条,不会有字字诛心刻骨的家训传承,更不会有恪守家训的后人在摸爬滚打之后传承的家业。不能称之为财富。
后生轻易得到金钱却未领悟到精髓,先人的努力轻而易举地化为泡影。此之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纵然我非富非贵,也当体会生活之滋味,化作家训,身体力行地教导我的子女。即使他日不能大富大贵,独立于世,不易盲从,平和坦荡,也是足够。
写在最后
但愿我不会变成呼出成熟哺乳动物呛人窒息气味的那种人。
文档为doc格式